我可以自私嗎?!

2024-04-14

文/陳姝卉鄰床心理師

自私,這個詞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帶有負面的意義。實際上,自私有著不同的層面和意義。在許多關係溝通裡,我們最害怕在尋求彼此共識或請求支持時,被貼上「自私」的標籤,這句評價殺傷力十足,讓一個人為關係的努力和付出都訴諸流水,甚至為了向對方證明自己並不自私,得違背自己心意感受行事。長久下來,自己早就被消磨殆盡,卻還是擔心著被當作是自私的人。

在會談中,我們經常在「自私」一詞出現的時候按下暫停鍵,一同細論這個詞語的意涵。其實,自私不見得是壞事,甚至有益心理健康!

尋找平衡:自私的不同意涵

  • 有益的自私:這種自私並不是指忽視他人的需求,而是指在照顧他人之前,將照顧好自己放在首要條件。就像在飛機上,當安全氧氣面罩彈出時,我們被告知先將氧氣面罩戴上自己的臉上,然後才有餘裕幫助他人。同樣地,當我們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時,才能更好地去關心和支持周遭。設立心理界線是實現有益自私的重要手段之一,學會在某些時刻說「不」,優先重視自身的需求和感受是必要的。有時候,我們可能會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犧牲了自己的權益(可能是壓抑、扭曲想法、做出違心的行動或麻木感覺等),長久下來你可能會混淆他人與自己---失去界線感,並傾向透過他人反應作為認可自己價值的唯一標準。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,無法兼顧他人的狀況不是自私,而是為人無法避免的極限所在。接納自身現況的有限性,方能區辨現實遭遇的輕重緩急,做出最恰當的反應。
  • 有害的自私:當你的行為是「刻意」損害他人的權益時,就是可能比較接近詞面上所謂的自私了。自私往往表現為透過侵犯他人感受和需求的方式來鞏固自身利益,對於他人的損失與傷害缺乏理解,且無意反思和調整行為舉止。

有益的自私能夠幫助我們照顧好自己,提高生活品質,同時也能更好地去關心和支持他人。然而,我們也必須警惕那種損害他人權益的自私,當遭受侵犯的時候維持自我界線。雖然萬事難兩全,在人我之間努力尋找平衡,反覆地溝通和討論,就算是拒絕或無共識,都不是自私,反而是一種尊重關係的表現。

© 2021 陳姝卉臨床心理師。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