幫助孩子真正長大:父母的放手之道

2024-04-04

文/陳姝卉臨床心理師

在孩子逐漸長大,為人父母將面臨一項重大挑戰:適時放手。雖然家長總盼望子女能早日獨當一面,但內心深處卻常矛盾地擔憂。對於操煩型的父母而言,可能早已習慣一手包辦大小事,把孩子的生活視為己任,難分你我。要讓孩子心理上長大獨立,父母必須從遮風避雨的前方退下,站到孩子背後,騰出位置讓他迎向世界。

如何從管家或代言人模樣退休,怎樣算放手?爸媽可以嘗試「只」這麼做:

  • 懷抱目送和祝福的心情:小時候父母是孩子的全世界,長大後孩子可能更渴望家庭之外的花花世界。因著父母提供的資源,孩子將青出於藍而勝於藍,父母會發現孩子越走越遠,走進不同的世代潮流、走進迥異的價值體系或知識圈。對孩子的世代價值抱持尊重與祝福,能讓孩子走在實踐和成就自己的道路上不走偏(記得每個人都曾年輕)。
  • 聆聽心聲,接受每個人都保有秘密和界線:交流溝通的重於分享各自想法和感受;當孩子開始訴說、當孩子出現不一樣的聲音,家裡從一言堂變成熱鬧異言堂,代表孩子的主見長成,值得慶賀。另外,分享的意願取決於每個人心中舒適的界線,有些事情家長永遠不適合知道太多。爸媽得收起好奇,不窺探秘密、不擅自進入隱私領域,讓孩子保心中獨享淨土。
  • 信任是自信的肥料: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得慢慢度讓選擇權,家長若能信任孩子能選擇,孩子也會有信心自己要負責,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而不逃避。自信不一定能讓凡事都成功,但卻能讓人能承受住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如意。
  • 成為燈塔支持航行:放手不意味著放生。作為人生前輩,家長仍然可以在子女提問時,適時地分享或傳承經驗。有時候家長不需要急著實際做出反應舉動,只要穩定,家的存在即是孩子心裡的歸屬和依靠。在闖蕩的過程中,若衝動時,心中父母的支持形象也會起提醒和約束作用。

當父母能克服自身焦慮、放手漸退,或許你會驚喜發現吾家子女已長成。

© 2021 陳姝卉臨床心理師。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