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治療如何協助你減緩焦慮?

2022-07-19

文/陳姝卉臨床心理師

「焦、逃、煩」是令人厭煩的循環,每每要自己「別擔心」、身旁總是要你「別想太多」,您覺得越努力越擺脫不掉焦慮,也擔心這感受會像傳染病一樣感染在意的人。許多鼓起勇氣到身心科求診的焦慮者,會驚喜於藥物治療的立即效果:「我緊張不起來了!」然而許多人在服用藥物控制症狀一陣子後,開始擔憂「我會不會要一輩子依賴藥物啊?」若您的焦慮症狀已嚴重影響生活,接受藥物治療能立刻緩解焦慮症狀的不適;在藥物安定神經之後,則非常建議您雙管齊下,為自己挪出一段時間接受心理治療,化解有能撼動生理神經的心結。

心理療程中,心理師會使用其訓練背景所熟習的技術,逐步漸進地帶領您認識親近自己的身心。關於緩解焦慮狀態,心理治療通常會這麼做:

經驗更好的體感:習得使身體有能回應當下的感覺的技巧

焦慮相關症狀好多,受激躁的體感箝制非常不好受。在心理治療中,心理師會運用如生理回饋法(運用測量儀器提供量化的生理數據回饋)、正念、催眠等以引導身體感為主的心理學方法,協助您重新經驗身體的平衡和平靜。在以體感為主要工作的心理療程中,會教導您自我安撫、平復體感症狀的技巧;您的任務是在生活中時時練習和運用這些技巧,您會發現自己開始有能力和身體互動,身體開始「聽話」放鬆一點了!

消化和平衡內在念頭:面對過往或未知,我們信任當下

焦慮源自於全面/特定事件的失控感。或許曾受到某些生命經驗影響,使您對未來/未知容易感到無助或難以掌控。那些深層內隱的記憶和經驗,隱微地影響著您在日常現實生活中的決策和感受。心理治療裡,心理師陪您梳理思緒,讓抽象的經驗化為具體的語言,運用語言的結構來收納紛亂的感覺。在經歷一段治療之後,您通常會發現自己開始對事情越來越「有感」,且這些感覺並不失控,自己腦袋變清晰了!在以意識和信念為主的心理治療工作裡,拆解、認識自己過往生命經驗是重要的,這會使您有機會重新看見自己的心理運作模式,覺察後有機會能修改,內心便更有餘裕去處理和回應眼前的變動,使每一次的行為反應更貼近自己的感受與需求。

「處變不驚」是心理治療希望能協助焦慮者獲得的重要經驗,我們很樂意在心理治療中和您合作達成,協助您放鬆身心,重掌人生。

本文為知芯心理治療所邀稿【 知芯服務│情緒困擾-系列四】放鬆身心 重掌人生  

© 2021 陳姝卉臨床心理師。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Cookies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